——近万名学生走进暑假学堂,享受免费托管服务
如何让娃安全过暑假,又能让父母放心上班?自2010年以来,宜昌启动“希望家园·暑假学堂”项目,通过拓展资源、整合平台,破解暑假孩子“看护难”“无处去”的难题。
7月初,在宜昌团市委主导下,全市343个“希望家园·暑假学堂”如期开班,在3098名志愿者的支持下,全市已有9924人走进暑假学堂,享受免费托管服务。
8月2日,枝江市西湾社区47名4至12岁的孩子,在返乡大学生、辖区在职老师、“五老”等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毛笔书法,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西湾社区辖区4个居民小区,周围还有电子信息产业园、仙女新经济产业园等。为解决辖区居民,尤其是企业职工子女无人看管的问题,社区自2022年开始,坚持在寒假、周末、暑假开展公益托管服务,有效缓解假期带娃难题。
“暑假学堂开班后,时间安排与职工上下班一致,孩子们还可以在这里吃中饭和午休,家长可以安心上班。”西湾社区党支部书记龙江波说。
而这只是我市开展“希望家园·暑假学堂”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开办“希望家园·暑假学堂”343个,招募志愿者3098人,服务少年儿童9924人。
安全教育、手工课程、传统文化……我市创新暑假托管课程,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在西陵区,锦绣社区的小朋友来到西陵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体验活动;在夷陵区,“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湖北支教活动,24名支教老师为83名留守儿童带去了玩转扭扭棒、超级仿生、魔法玩转“诗”、足下风云等课程;在猇亭区,古老背街道双桥社区的25名7至12岁的孩子,走进猇亭区消防大队,体验各种消防“神器”……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通过链接各方资源等,让“希望家园”深入人心?
宜都市团委与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结对共建。10余年来,该团队先后有2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热情参与,累计服务时长14400小时,人均480小时,惠及留守儿童近2000人、受益家庭600余户。
宜昌高新区东锦苑社区“希望家园·暑假学堂”联系辖区内共建单位,利用社区各类活动场地,动员高校返乡大学生、社区老党员、青年教师等力量积极融入社区治理、助力共同缔造,形成“社区—学校—家庭—共建单位”四方联动的服务模式。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年湖北人才周宜昌专场活动暨“就在宜昌·留在宜昌”大学生暑期活动启动仪式上,宜昌团市委分别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团组织签订《大学生实习实践合作备忘录》。“根据约定,双方将围绕城市引人、实践育人双重目标,在大学生岗位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加强校地合作,实现高校与地方人才共育、平台共建、成果共享,推动青年人才就在宜昌、留在宜昌。”团市委书记王悦说。
此外,市县两级团组织还通过湖北省青年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信息网“青椰网”招募了800多名大学生来宜实习,通过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方式招募了1600多名大学生来宜开展“希望家园·暑假学堂”志愿服务,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汇聚青年力量。
三峡日报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宋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