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记者 朱敏)2025年上半年,东阳光宜都基地交出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1-6月实现销售额127.2亿元,上缴税费4.06亿元,出口创汇7364万美元。在这组数字背后,是企业在胰岛素国产替代、酶制剂技术突破、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等领域的全面发力,展现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一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名单》,东阳光宜都基地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物制造过程精准控制”案例入选,成为全国首批16个典型案例之一。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智能控制、在线分析等智能技术的应用,让AI不再只是实验室概念,而是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生产力工具”。
东阳光宜都基地生化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商清海介绍:“在发酵领域,我们通过一些大数据结合算法,实现了发酵过程的一个精准调控,然后也可以通过预制清单控制的模式,把整个发酵过程采用无人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生物过程精准调控,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这一跨越式升级,利用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我们将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降低了异常批次的概率,使我们抗生素的产能提升了15%,成本节约了6000万元。”
今年上半年,在传统优势领域,生化制药公司以红霉素、林可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基本盘,优化现有工艺,通过发酵水平提升5%、提取工艺优化,实现营收利润同比双增长3%以上,在价格平稳的市场环境下巩固了“以产定销”的竞争壁垒。同时,该公司在酶制剂前端技术和后端市场应用领域,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酶制剂产量同比增长大概10%,营收增长了22%,因为酶制剂在我们公司的战略规划当中,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自2024年起,我们建设了酶分子改造平台,这个分子改造平台下设5个实验室,实现了从分子设计、菌种构建,到人工智能、分离纯化、酶制剂应用以及分析检测六大核心技术,实现了从分子设计、菌种构建,到实验室的小试、中试放大以及产业化,(再)到市场验证和技术迭代的全链条创新闭环。”东阳光宜都基地生化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商清海继续介绍道。
如果说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的深度融合是东阳光宜都基地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密码,那么市场开拓则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引擎。在东阳光宜都基地胰岛素工厂,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效益尤为显著,今年上半年工厂胰岛素销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目前,借助国家推动胰岛素集采代替进口的政策推动,胰岛素工厂也在加速国际化市场的战略布局。眼下,企业正与武汉病毒所等机构合作拓展呼吸道疾病药物、流感疫苗等新赛道,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东阳光宜都基地胰岛素工厂生产副总经理贾永峰表示:“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的9-10月份迎接FDA检查,明年上半年批准上市。因为美国FDA是全球最高的标准,东阳光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胰岛素企业。美国的糖尿病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我们也相信中国东阳光进入美国市场之后,销量会有大幅度的改进,通过了之后,在国内销量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亚非拉包括中东、北非这些新兴市场,我们也是加快了注册的进度,目前已相比去年多了十几个国家的注册,我们的发货量也有显著的提升。”
从酶制剂创新突围到胰岛素出海破局,从传统产线智能化改造到AI技术深度应用,东阳光宜都基地的上半年实践,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路径。站在年中冲刺的关键节点,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全球视野为引领,在生物医药的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智造的新高度。
(责编:李虹 刘娟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